10 大極簡生活哲學的關鍵理念
- Black Sheep
- 3月1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3月29日
我的極簡生活旅程最初是因為幾年前剛離職,想要好好重整自己的生活, 但現在成為我生活中有意義而且重要的一環。隨著時間推移,極簡生活幫助我重新塑造我的生活,不再被欲望綁架, 更可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。
節儉並不只是省錢,而是一種有意識的生活方式。質勝於量、從簡單的事物中獲得快樂,並擺脫無止盡的物質追求。這種生活方式讓我不僅清理了家中的雜物,也讓內心變得更自由。以下是極簡生活的10個核心理念:

1. 以需求優先於慾望
節儉生活的關鍵在於區分「需求」與「慾望」。需求包括食物、住房、交通和基本生活費用,而慾望則是像最新款手機、名牌服飾或突發的度假旅行等非必要支出。在每次消費前,問自己:「這是我真正需要的,還是只是當下的慾望?」偶爾滿足慾望是可以的,但應該保持有意識的選擇,避免過度消費。
2. 開源節流,永遠花費低於收入
財務穩定的基本法則是花費少於收入。即使收入再高,若無良好管理,也可能陷入債務危機。制定預算,追蹤收入、固定開支與可自由運用的資金,確保每月都有一部分存下來,無論金額大小。長期堅持這個習慣,能夠建立財務緩衝、投資未來,並避免入不敷出。另外教導孩子正確的財務觀念 . 要是孩子長期看到父母任意花錢, 他們下意識也會認為這是對的. 但是我們除了需要調整自身行為,更應該要以身作則, 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.
3. 質量勝於數量
節儉並不意味著購買最便宜的商品。低品質的物品往往需要頻繁更換,反而增加成本。購買時,除了考慮價格,還要評估耐用性、性能與維護成本。例如,一雙優質的鞋子能穿好幾年,而廉價鞋可能每季都得更換。同樣的道理適用於家用品、衣物,甚至食物。選擇高品質物品,不僅可減少浪費,還能提升生活品質。千萬不要把購買當作情緒的抒發, 而應該去另尋其他出口: 如閱讀,運動 . 用購買來發洩心中情緒, 往往得到的只是空虛的錢包, 還有雜物爆滿的家裡.
4. 擁抱極簡,減少雜物
極簡主義與節儉生活相輔相成,幫助我們專注於真正有價值的物品與經驗。雜物不僅占據物理空間,也影響心理狀態。透過整理家中物品、捐贈或出售不需要的東西,並謹慎對待未來的購買決策,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花費。極簡的家居環境更容易維護,讓人心情放鬆,也能更珍惜現有的物品。東西少一點,空間多一點, 你會發現更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而減少購買
5. 培養 DIY 能力 以及"平替" 的能力
節儉生活強調資源利用與自給自足,學習自己動手做是省錢的好方法。例如:自己煮飯代替外食、修理家電、簡單縫補衣物等,都能累積可觀的節省效果。無需一開始就成為專家,從小項目開始,逐步提升技能。DIY 不僅能減少開銷,也帶來成就感、創造力與獨立性,讓生活更充實。我自己就有試著用零食袋做成錢包,筆袋等小物, 不但更有成就感, 也不需要用購買來充實自己。另外,我還用磁鐵跟引磁片+圓形鋁製分裝盒,自己做出可以用磁鐵吸附再一起的乳液,洗面乳等分裝罐。網路上買一組可以吸附的分裝罐需要一百多美金,自己做的雖然沒有賣的那麼美, 但是自己做的材料費用也不到兩塊美金。
6. 規劃飲食,避免食物浪費
食物開銷往往是最容易超支的項目,但也是最能節省的地方。計畫性購物與備餐可避免衝動消費,減少浪費,也能省下不少外食開支。我現在的原則是, 不過度買食物, 也不去量販店。盡量讓冰箱不要堆滿食物。所以一開始搬家的時候我還特別買小一點的冰箱。以不堆積食物為主,反而讓身體更健康
另外實行一天一餐半。不要吃太多,我看過一些對於斷食的研究,現在人類活動量減少,我們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熱量。另外減少過度烹調的食物,盡量吃食物的原型, 也會讓自己的胃覺得舒服一些。
7. 探索免費或低成本娛樂
節儉不代表犧牲樂趣,而是尋找更經濟又有意義的娛樂方式。例如,參加社區舉辦的免費活動(如社區大學有一些免費課程或是電影欣賞)、享受大自然(登山、公園)、或使用圖書館的免費資源(書籍、電影、線上課程)。真正令人快樂的體驗,是在你的內心,往往不需要花大錢。
8. 盡量避免負債
負債會拖累財務進展,限制選擇權,尤其是高利息的信用卡債務或貸款。節儉生活提倡避免不必要的負債,並優先償還現有債務。這並不代表完全不使用信用,而是要聰明運用,例如透過積累緊急基金、儲蓄與預算管理,來減少依賴借貸,提升財務自由度。
記得記帳,設定預算,並每月檢視自己的花費。甚至可以使用CHATGPT當作你的財務顧問,可以提醒你那些是不必要的花費喔!
9. 儘可能選擇二手商品
二手市場(如二手店、拍賣網站、跳蚤市場)是節省開銷的好方法,許多優質衣物、家具、電子產品、書籍都能以低價購入。購買二手不僅省錢,還能減少浪費、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,有助於環保與可持續消費。尋找隱藏的寶藏,也是一種樂趣。有時候我會去逛臉書上的二手社團或是給物社團,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家裡有多餘的東西。也常常會讓自己思考,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東西嗎?
10. 在簡單中尋找快樂
最重要的節儉哲學是學會從簡單的事物中找到快樂。物質上的擁有並不能帶來持久的幸福,真正的滿足來自人際關係、個人成長與美好經歷。享受大自然散步、親手烹飪的美味餐點、與家人朋友共度時光,這些不需要花大錢,卻能帶來深遠的快樂。當我們不再依賴消費來獲取快樂,節儉生活不再是約束,而是通往自由的道路。
節儉生活不只是省錢,而是關於選擇有意識的生活方式。透過優先考慮真正重要的事物,我們能夠減少壓力、增強財務自由,並擁有更充實的人生。當你開始實踐這些理念,你會發現節儉不只是財務上的決定,而是一種能帶來真正快樂與自由的生活哲學。
Comments